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资助 > 正文

把握机遇 再接再厉 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工作

2013-02-26  点击:[]



把握机遇再接再厉

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工作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

(2007年8月20日)

同志们:

刚才,何权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政策框架,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着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何权副省长的讲话精神,在工作中全面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发个言: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认识

何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关系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因此,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切实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生活困难群众的高度关心。江苏是全国最早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高校助学贷款、最早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省份,也是最早将助学贷款政策全面覆盖包括民办高校和参加普通高考招生入学的成人高校学生的省份。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经省财政、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同努力,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历年累计发放17亿元、资助28万人次,受到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有待改进之处。何权副省长在200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保障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作为国家助学贷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切实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为目标,改进了操作流程,完善了实施机制,强化了部门职责,是一次全面优化和重大突破。江苏作为国家确定的5个试点省份之一,我们肩负着探索和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提供经验的光荣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切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带着对高等教育事业浓厚的感情和对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切关爱来做好这项工作。

二、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启动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翘首以盼。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首先要尽快落实工作机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尽快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协调确定职能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做好收集整理和汇总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助学贷款需求信息等工作。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在现有编制内调剂配备专职人员,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做好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各地各高校应当为资助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安排开展业务的经费,为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供保障。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制度。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要切实指导和协调各地各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工作,尽快明确各地贷款经办机构和网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与财政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联系,落实成立联合工作组,指定专人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具体实施工作。高校要及时提供与贷款相关的学生信息,以及学校学费收缴账户、资助管理机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贷款经办网点要按规定及时反馈贷款发放信息。第三要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立即组织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学习,重点掌握资助对象应当具备的条件、贷款业务流程以及如何配合贷后管理等内容。必要时可以请金融机构专业人员讲授金融知识,让大家准确理解与助学贷款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

三、切实做好资格认定,务必保证应贷尽贷

全面准确地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正确认定哪些学生符合贷款条件,是做好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在这项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按照何权副省长讲话要求,严密组织、稳妥推进,做到过程透明、结果公开,不得留于形式、敷衍了事,既要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获得贷款,也要切实把好贷款资格审核关。

四、努力加强贷后管理,促进制度健康运行

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有助于贷款资金回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是保证助学贷款政策长期稳定实施的重要环节,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掌握总体控制额度执行情况。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要组织各地及时汇总贷款发放数据,分析省财政厅和教育厅确定的总体控制额度和分地区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下年度贷款控制额度。二是加强贷款学生诚信教育。对全体学生而言,首先要明确这是信用贷款。诚实守信、严格履约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要采取灵活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树立诚信理念,避免因违约失信带来的经济惩罚和舆论压力。我们期望并相信所有获得贷款的同学,都能够信守承诺,按合同约定履行各项义务。广大学生及其家长要充分珍惜党和政府的关怀,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努力培养勤俭朴实、诚信守约、自强自立的好品德,成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好榜样。三是认真执行违约通报制度。对不如期还本付息的借款学生,有关部门将按规定予以公告催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向经办机构了解贷款回收情况,将被通报的违约学生家长信息通知发放网点。高校应将被通报的违约学生信息以适当途径和方式予以公告。四是建好用好信息管理平台。省教育厅正组织开发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各地各高校要指定懂信息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使用管理系统。

五、全面正确宣传政策,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各地各高校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与合作,不断丰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形式,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突出宣传助学贷款的“信用担保”特征,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珍惜、努力维护良好的个人信用。要全面深入地解释政策,提高宣传频度,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庭在第一时间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内容,知道怎么提交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宣传工作应务求实效,要向社会公布咨询和投诉热线电话,及时准确地回复社会各界的咨询。对工作推进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上报解决。

同志们,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带着感情、责任感,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与财政金融部门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努力把这项领导关心、人民期待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做得更实更好,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

上一条:关于做好2010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