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而作为阿里巴巴创始人的马云身穿印有他亲自选择“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T恤出现在现场。“谁是马云?”这一周,华尔街乃至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议论那个当年不少人眼里天马行空的中国年轻人。
1999年,一个中国年轻人在硅谷融资,被拒绝了20多次。他有点沮丧地来到一家餐厅吃饭,突然问女服务员,知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意思?服务员说,知道啊,芝麻开门嘛!他兴奋地跑到街上,又问了差不多20个人。人们以为他疯了。其实,他只是想给自己未来的跨国公司起个全世界都懂的名字。
15年后,也就是2014年的9月19日,一家名叫阿里巴巴、被誉为“中国经济重量级选手”的企业,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股票代码BABA,并且以218亿美元的融资额创造了美股史上的最大规模的IPO。
阿里巴巴集团即将创下全球融资纪录,同时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草根创业者平台。无论哪个标准来看都是风光无限,但在时隔15年之后的纽约IPO路演会上,马云却以玩笑的形式一吐当年窘境:“15年前我为融资200万美元,我来纽约,失败而归,15年来我就没放弃,这次来纽约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
看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就,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如今的风光,而非往昔经历过的苦难和磨砺,马云自己说过,“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他的成功是建立挥洒在自己的汗水和忍受他人的白眼之上的,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屡次被人拒绝,却因失败愈战愈强的?世界就是这样,总会为努力的人留下一个通向成功的指示牌。
马云接受采访时说,他的英雄是阿甘,他看《阿甘正传》不止十遍。来纽约前他又看了,并告诫自己,“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我还是15年前那个每月挣20美元的那个人。”他的偶像,是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里的“励志”少女小鹿纯子,纯子的坚持正是激励他在人生道路上永不言弃的动力,你会发现他给人的签名永远是四个字:永不放弃。
“流星赶月”这个词来形容坚持复习的马云再合适不过了,可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即使成绩再好,也会遇到名落孙山的窘境。高考失利后,他四处寻找工作,先后被警校、肯德基快餐店甚至一家酒店的洗衣坊拒绝。为了不失业在家,他曾经做了一名运送杂志的三轮车夫。那时的马云,一步一步从“草根”做起,可他跟其他“草根”不一样,当别人还在抱怨时,他已经开始想办法改变。
1992年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马云也在这一年辞掉英语老师的工作下海经商,可做生意的难度远超过他的想象。开翻译社、贩卖义乌小商品,都不算成功,他仍旧不停地寻找心目中新鲜、带劲的项目。终于有一天,他突然知道有“互联网”这个东西,尽管打开一个网页长达半个小时,但马云当机立断创办了中国黄页。他骑着自行车把半个杭州城的老板的门都敲了一遍去拉广告,大多数人都把他当成骗子。也许,面对这种情况,99%的人都可能选择放弃,但是马云却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做生意这么难,我就自己办一家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10年前,很少有人相信马云可以成功,可是今天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他坚持,“一个了不起的企业,一定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的。”正因为他的坚持,才会有今天阿里巴巴进军了美国纽交所,走向了世界的奇迹,继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马云”这个名字。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机会永远存在。而马云,他不是抱怨者,而是建设者。他不去抱怨世界的不公平,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即使世界不提供机会给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呢?所以,机会是要去把握的,没有谁会轻易成功,他便是鼓励我们的最好例子。